【文献解读】MYC重塑了CTCF介导的前列腺癌染色质结构
发表于2023年3月30日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7.694

一、研究背景
MYC是前列腺癌中表征较好的致癌转录因子,调节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活性,有诸多研究表明远端增强子对MYC表达的调控,但是在空间基因组中的功能尚未探索。有研究表明,MYC是B细胞激活过程中染色质分解和环形成所必需的;在U2OS细胞中的过表达增加了超级增强子和MYC结合位点上染色质的相互作用。
CTCF是一个主要的空间染色质结构组织者,它与内聚蛋白复合物一起作用,建立染色质环和结构拓扑相关域(TAD),考虑到CTCF位点在转录调控中的广泛功能,CTCF与其他主调控因子之间的功能相互作用是否会被癌细胞利用作为一种微调致癌基因表达的途径。
本次实验中,作者在FBS培养基培养的PCa细胞株22Rv1和V16A中进行了H3K27ac HiChIP。还在有和没有雄激素(DHT)刺激的FBS培养基下对VCaP细胞进行了H3K27ac、AR和CTCF HiChIP。进一步在CRISPR - cas9介导的基因组缺失和MYC过表达的22Rv1细胞中生成H3K27ac和CTCF HiChIP数据。共有31个HiChIP文库(包括重复)进行了测序,平均每个样品的测序reads数为2.155亿(M)±94.0 M。

二、研究结果
1、PCa中调控元件的3D相互作用

在雄激素缺失的VCaP细胞中鉴定出74514个高信号H3K27ac环(FDR和lt; 0.05),发现DHT处理2 h和24 h后,环数分别下降到61748个和46819个(图1b)。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雄激素缺失条件下,AR环的数量从9751个增加到DHT处理2 h和24 h后的24982个和24737个(图1b),说明激活的AR位点参与了3D染色质相互作用。总体而言,37.0%的H3K27ac锚点与50.1%的AR锚点重叠(图S1d),表明大多数H3K27ac环不依赖于AR。

图1.PCa细胞系中调控元件相互作用


2、H3K27ac和AR环在雄激素诱导的基因调控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在雄激素处理2小时和24小时后,H3K27ac环的数量分别出现中度和明显的减少,但具有更多reads的H3K27ac环的数量保持稳定;相反的是,AR环路数量是显著增加的。在差异表达的基因上,对于DHT上调的基因,DHT的处理2小时和24小时后,H3K27ac环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而AR环显著增加;在下调基因中,H3K27ac环强度略有减弱,而AR环中的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说明AR在急性雄激素刺激中的直接功能是转录激活,而不是抑制。
在转录因子中,AR和FOXA1在DHT激活基因启动子的H3K27ac+/AR+环的远端锚点富集程度最高(图S2h)。CTCF和KLF4在DHT激活的基因启动子相关的远端H3K27ac+/AR+锚点和DHT抑制的基因启动子相关的远端H3K27ac锚点均显著富集,表明其在转录调控中具有普遍的功能(图S2h)。ERG、NFYA和ETV4与锚定在DHT抑制基因启动子上的H3K27ac环特异性相关(图S2h)。

图S2. 在K27ac+ AR+环的DHT上调基因增强子中富集程度


3、细胞类型特异性的CTCF环调控PCa相关基因的表达
CTCF通过形成锚定在TAD边界的CTCF-CTCF环来隔离RE相互作用,也通过直接与活性REs结合来调节RE相互作用。与H3K27ac阴性(H3K27ac−/−)CTCF环相比,两个锚点H3K27ac双阳性(H3K27ac +/+)的CTCF环变化明显(图2f),提示H3K27ac +/+ CTCF环在促进基因转录中发挥作用。与H3K27ac−/−和+/+ CTCF环相比,H3K27ac -/+ CTCF环内基因的中间表达改变表明H3K27ac -/+ CTCF环具有转激活和绝缘功能(图2f)。

图2.细胞类型特异性CTCF环调节PCa相关基因


2、敲除MYC启动子附近的CTCF位点会导致CTCF循环发生巨大变化
为获得CTCF介导的CTCF结合位点与基本癌症基因之间接触的全局视图,作者们将DepMap20中检索的2134个癌症发展的必要基因分为H3K27ac阴性(H3K27ac-)和H3K27ac阳性(H3K27ac+)两组,在结合亲和力变化的研究中发现H3K27ac- CTCF位点更有可能是抑制其环状的必需基因。在对照组和−10Kb CTCF位点敲除(sgdel-10Kb) 22Rv1细胞生成了CTCF和H3K27ac HiChIP数据,表明“−10Kb CTCF位点”的敲除完全破坏了−10Kb CTCF位点和MYC增强子-对接位点之间的CTCF环路,并引入了大量新的h3k27ac相关环路,将多个上游增强子连接到MYC区域(图3b)。

图3.敲除MYC启动子附近的CTCF位点导致CTCF环的变化


3、MYC在CTCF环锚中富集
通过−10Kb CTCF位点的敲除,发现−10Kb CTCF位点的抑制导致CTCF在该位点的结合减少,MYC表达、细胞增殖、MYC在靶基因上的结合亲和力和MYC靶基因表达增强。

4、MYC促进CTCF染色质结合
为了进一步评估MYC对CTCF介导的3D染色质组织的影响,在对照和MYC过表达的22Rv1细胞中进行了RNA-Seq、MYC/CTCF/H3K27ac ChIP-Seq和CTCF/H3K27ac HiChIP检测(图4a, 4b)。研究了MYC和CTCF蛋白之间是否存在物理相互作用。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在对照组和MYC过表达的22Rv1细胞中观察到MYC和CTCF之间的相互作用(图4h)。MYC-CTCF相互作用通过GST-pulldown实验、标记蛋白co-IP实验和接近连接实验进一步证实(图4i-k)。表明MYC与CTCF相互作用,并促进其在CTCF/MYC共同位点的染色质占用。

图4.MYC促进CTCF染色质结合


4、MYC通过增强CTCF介导的染色质环来抑制神经内分泌谱系可塑性基因
作者们研究了MYC对CTCF介导的环化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差异表达分析在MYC过表达时,DESeq2基因的抑制数量(n=479)高于激活基因(n=181)(图5a)。MYC激活的基因富集了细胞增殖基因集,而MYC抑制的基因富集了神经发生和内分泌相关基因集(图5b),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显示MYC显著下调泛NET基因(P = 5.19e-06;图5 c)。H3K27ac相关染色质环在MYC上调基因启动子处增强,而在MYC下调基因启动子处减弱(图5d),MYC表达对CTCF环的增强作用大于减弱作用(n=5609和n=2502)。CTCF向上和向下循环的分布曲线均在150~330 Kb处出现峰值(图5e)。增强的CTCF环有很大一部分跨越了TAD边界(图5f),表明它们具有远距离绝缘功能。在原发PCa和CRPC数据集中,高泛NET评分与低MYC活性显著相关(图5j),突出了MYC诱导的神经内分泌基因抑制的临床意义。这些数据表明MYC通过增强CTCF介导的染色质环来抑制神经内分泌基因的转录。

图5.MYC通过增强CTCF介导的染色质环来抑制神经内分泌基因


三、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基因启动子附近的几个CTCF位点抑制了PCa24中的基因表达,雄激素通过破坏PCAT1区域内的超级增强子和MYC启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抑制MYC转录,并且MYC增强CTCF介导的染色质环,以抑制PCa中一个基因子集的表达。

参考文献:
Wei, Z., Wang, S., Xu, Y. et al. MYC reshapes CTCF-mediated chromatin architecture in prostate cancer. Nat Commun 14, 1787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7544-3